跨界巅峰对话丨王田苗、刘宏、杨广中等共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2019年5月9日-10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在浙江宁波余姚举行。本届峰会以“机器智联,赋能万物”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众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专家、企业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趋势,旨在推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推进“机器人+”,赋能百行百业。亿欧作为特邀媒体进行现场支持报道。
在9号下午,“跨界巅峰对话”分论坛正式开幕。参加本次论坛的嘉宾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杨广中、赛伯乐绿科投资集团董事长李冬、北京大学深圳研究所院科研处处长刘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智能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衍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担任了本次对话主持。
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超过工业机器人
当前世界服务机器人市场化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受简单劳动力不足及老龄化等刚性驱动和科技发展促进的影响增长很快。
据中国产业研究院的《2018-2024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98.2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68.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2.5亿美元,特种机器人37.5亿美元。2013-2018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5.1%。

杨广中表示,服务机器人目前呈螺旋上升的发展状态。从发展历程来看,机器人最早应用在工业,而如今慢慢延伸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家用领域。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虽然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绝对差距还比较大,但相对工业机器人而言则差距较小。因为服务一般都要结合市场进行开发,本土企业更容易依据本土环境和文化进行开发占据良好的市场,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未来,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一定会大于工业机器人。一是原来的服务机器人基数比较小,二是企业其实都处在探索期,在研究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但目前很多企业做的都是伪需求。比如深圳一家做养老机器人的企业,其机器人功能就是陪老人聊天,一台售价却高达20万,这就是伪需求。”刘宏提出,当前服务机器人的问题就是与AI结合不够,因为服务机器人除了功能性之外,还需考虑安全性和友好性,需要做到真正地了解用户。
Rethink Robotics倒闭,协作机器人是不是伪命题?
出于成本把控、盈利提升等需求,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目光聚焦于机器人,或是投资或是购买,甚至自己投资建厂造机器人。其中,协作机器人、柔性机器人、云机器人等近年来持续成为了机器人领域研发与投资的热点。
前阵子,被称为协作机器人鼻祖的Rethink Robotics在融资超过1.5亿美金后,最终以倒闭收场。此事在在圈子里掀起了一股讨论的热潮,不少人提出了协作机器人是否为伪命题的疑问。

梁衍学认为,未来工业机器人必将朝着人机协作的方向发展。Rethink的退出可能是因为技术功能跟市场间的时间点问题,其过于理想化,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能够达到市场预期。用王田苗的话说,就是没有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市场。
就一般市场规则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刚需和手段这两点。亿欧以往采访过的众多机器人企业主大多坦言,如何找准市场,并以足够的技术去攻克刚需,是当下机器人企业存活的关键。
问答环节中,梁衍学解释了碧桂园进入机器人领域的原因。他表示,碧桂园目前主要布局建筑机器人和机器人餐厅两方面。在建筑机器人领域中,存在着2万亿的市场规模,但这个市场却被大多数人所忽略。因为它在非结构化的环境下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些功能的实现需要AI技术的提供。如今该有的技术要素已经很齐全了,剩下的就是将技术与建筑场景相融合,这意味着碧桂园在当下去做这样的布局是合适的。
“做房地产那么好赚,那么碧桂园去做机器人到底赚不赚钱?”现场观众提出了疑问。
“我想先反问一个问题,做房地产能一直赚钱吗?”梁衍学风趣地回应到。他表示,碧桂园在这方面一定可以获得收益回报。从进展上看,碧桂园已经拥有了超过20款的机器人产品原型,有部分已用在实际工地中。

针对于科创板对机器人产业发展作用的问题,李冬直言,科创板并没有降低任何标准,它只是改变了侧重点。一是领域的改变;二是评估方法的改变,以产业、技术、规模等为指标,看中的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不是利润;第三个则是审核的过程。
王田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863智能机器人主题第五届专家组组长助理及特种机器人专题专家组专家,IEEE学会会员,ACM学会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学会会员。
杨广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国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首席科学家、医疗机器人于微创手术器械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刘宏: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首批专家、科技部“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深圳市政协委员。
李冬:绿科投资集团董事长、赛伯乐投资集团副董事长、吉商联合会常务副主席。